如果你也想要嘗試在日本自駕,這個系列一定會幫助到你!自己本身也跟朋友在日本自駕了很多次,有很多豐富經驗可以分享。到底什麼樣的行程適合自駕?租車要加購哪些配備?保險要加那一種?過路費怎麼算?發生車禍怎麼辦?這篇文章就來跟大家講講那些在日本租車自駕的注意事項跟小撇步。

什麼情況適合在日本自駕?
首先,評估你的旅遊需求是否真的需要租車非常重要,畢竟日本的大眾交通系統發達,有很多優惠套票可以選擇。如果你的旅程集中在城市,如東京、大阪或京都,那麼選擇火車、地鐵和巴士會更經濟實惠。然而,如果有以下情況時,自駕當然會成為更好的選擇(當然前提是有一個願意右駕的司機):
- 探訪偏遠地區或自然景點
如果你的目標是像北海道的廣袤原野、九州的火山景觀或沖繩的美麗海灘,租車無疑是最方便的選擇。這些地區大眾交通的覆蓋相對有限,租車可以讓你隨心所欲地探索。 - 多人出遊
如果你和家人或朋友組團旅行,人數在五人以上,租車的分攤成本會比每人購買電車票更划算,並且移動性更加方便。當中有行動不便的成員的話,租車也可以免去在搭乘大眾運輸時上上下下的困擾,畢竟有些站體也不是都有電梯。 - 避免受限於時刻表
自駕最大的好處之一就是不受大眾交通時刻表的限制。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行程選擇住宿和景點,特別是那些交通不便的地方,例如偏僻的溫泉旅館或山區景點。
如何控制在日本租車的預算?
如果想讓租車既經濟又實惠,以下是一些省錢小技巧:
- 選擇適合的車型
如果你是獨自旅行或是兩人同行,建議選擇 K-car(輕自動車)。這些小型車享有過路費減免,以及停車優惠,車身也非常適合日本狹窄的道路。 - 提前預訂
日本的租車費用在旺季(ハイシーズン)會有所上漲(下圖Budget為例),因此提早預訂不僅能獲得更優惠的價格,還能確保你能選到自己喜歡的車型。另外,許多租車公司也會提供不同的優惠活動(キャンペーン),通常也是早鳥優惠,務必要常去網站逛逛! - 考慮高速通行優惠券
日本的高速公路收費不低,但像日本高速通行券(Japan Expressway Pass) 這類優惠券,可以讓你在固定天數內不限次數使用高速公路,大幅降低通行費。
多數情況租車的定價一天都是日幣6600,以我們的經驗(通常為兩人),一天一人抓台幣600-800就會是合理的價格區間。

如何計算日本開車的過路費?
關於更詳盡的過路費計算,可以去日本高速公路管理局的官網查詢,Navitime也可以,試算一下預計旅程的總過路費跟停車費再來抓整趟租車的成本。另外,如同前面提及,根據旅程會行駛高速公路的多寡也可以考慮要不要買個別地區推出的吃到飽Pass服務,像是九州、北海道等等地區都有。
但並不是每家公司,甚或是店舖有提供販售Pass服務,請務必事先詢問。當然也不是每一種高速公路都有廣納在Pass的範圍內,像是福岡的都市高就是算單次計費,不能使用吃到飽。最後請注意輕自動車雖然有過路費的優惠,但是有些地方(像是北海道)是不能使用Pass的喔。
先依據自己的情況估算一下過路費,再決定要不要購入Pass
日本自駕需要準備什麼文件?
日本自駕必備文件三寶:駕照正本、日譯本、護照
絕對要注意的是去日本租車要的不是國際駕照,而是要去監理站申請日譯本。租車的當下則是要以上三項文件都要帶齊,台灣的駕照也要帶到。
監理站的日譯本也可以線上申請,大概兩到三個工作天就會寄到。另外要注意一下駕照正本跟日譯本上的戶籍地址一定要一樣。
日本自駕租車網站推薦
比較推薦的選擇是直接去租車平台網站旅來網找車。其他租車網站如Rakuten Travel、Ren Navi、Jalan等也都可以選擇。如果語言允許,可以用日文版的介面查詢會便宜一點。
比價的部分請到最後階段,也就是加完所有費用(如保險),之後再進行。因為每家平台顯示價格的方法不一樣,像是旅來網有些選項顯示的費用會是已經包含保險。
所以只要注意最後加起來的總價,再進行比價,會比較準確。
篩選車輛的同時,建議把時間先設置在早上十點到下午五點的區間,這樣出現的選項會比較多。依照自己的選擇去挑選租車據點,再根據營業時間微調。
通常機場跟市中心一定會有服務據點,也要查詢一下據點的營業時間有沒有跟下機出關時間對得上,取車預約保留的時間約一小時,請務必準時取車。

要選哪一間日本租車公司?
日本的租車公司可以說是百花齊放,要直接從各租車官網租車也可以,通常也會有一些早鳥的特殊優惠資訊。通常在路上看到車牌寫わ就是租車公司的車。日本的車商通常也會有自己的租車服務,比方說Toyota和Nissan等等,那當然這些公司也只會提供自家品牌的車供租。
以下是常見的日本租車公司:
- トヨタレンタカー(TOYOTA Rent a Car)
- ニッポンレンタカー(Nippon Rent-A-Car)
- オリックスレンタカー(ORIX Rent a Car)
- タイムズカーレンタル(Times Car Rental)
- 日産レンタカー(Nissan Rent a Car)
以上五家是日本最大的連鎖租車,通常會有中文的頁面跟文宣,品質上來說就是中規中矩,第一次租就建議找這幾家,會比較穩定。
- バジェットレンタカー(Budget Rent a Car):比較便宜,取車流程簡易,可以選擇的都是很新的車。
- ニコニコレンタカー(NICONICO Rent a Car):冬季會有自帶雪胎方案,價格相對就會低很多(因為雪胎通常是額外以天計價),如果是在非山陰北海道等本來就是冬天就會換成雪胎的地區租車的話可以考慮。
- スカイレンタカー(Sky Rent a Car):比較多人氣車種方案,可以開到比較特別的車(像是敞篷車、最新車款等等),也是九州少數有雪胎方案的公司,有冬季上阿蘇山的可以看看。
- ホンダレンタカーリース(Honda Rent a Car Lease):北海道限定的租車公司,提供的都是車種指定方案,而且每台車都是最高規格。
在日本要租哪一種車上路?
在網站上面也可以直接依據你想要開的車種來找租車,像是一般轎車(スタンダード・ミドル)、MPV(ミニバン・ワゴン)、油電混合車(ハイブリッド)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境內也是有左駕車的,但能提供給租車的選項不多。請注意台灣的駕照只能租到九人座(含)以下的用車,不管載幾個人,十人座都是不能租的(如HiAce)。
台灣路上常見的車,如Fit, X-Rail, Prius, Kicks,都租得到。如果你真的很不熟悉在日本上路,那直接租在台灣有開的車也比較保險。
關於幾人座的選擇問題,因為大家去日本玩都會帶超大行李箱,建議是預留兩個人的扣打來給行李(理想情況下),以我們自己為例,開輕自動車的話擠到四人就一定沒辦法放行李,三人則是勉強。五個人去的話,則是租七人座,這樣行李的配置跟大家乘坐的舒適程度也比較剛好。
Tabirai的官網有示範每種車的置物空間模擬,真的還是不知道怎麼參考,或是行李的尺寸比較特別,可以再到各大旅遊版問。

日本租車常見的配備選擇
這個部分會顯示在追加可能,如果是出現在標準装備的欄位,那就是已經包含在費用內。
- カーナビ (導航,通常是一定會附上)
- 4WD(四輪傳動,北海道地方因為下雪的關係幾乎都是標配)
- 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雪胎,北海道地方十月之後就會是標配)
- ベビーシート、ジュニアシート、チャイルドシート(各種兒童座椅)
- JAFサポート (超過十五公里免費拖吊,如果是前往地廣人稀的地方可以勾選)
- ETC車載器(電子收費裝置,再租卡就可以使用ETC自動出口)
- 補償制度(保險,不管是免責還是NOC都勾起來)
另外,外國人是不能使用Self Check-in(セルフチェックイン)來租車,請避開這些選項,通常是Nissan Rent-a-Car才會有的服務。
日本自駕要選什麼保險方案?
要特別再提及最重要的保險方案選擇,日本多數的租車公司都會在基本費用內加上免責補償制度(CDW)。
另外還非常推薦大家要加保NOC營業損失賠償的制度,萬一不幸發生車禍都可以有更好的保障,後面再跟大家分享在九州發生車禍用到NOC的故事。
(每家公司的保險方案名稱會不太一樣,但基本上就是分這些)
除了上述這兩個制度之外,租車公司還會提供更多進一步的保險服務,比方說如果車禍發生造成車無法駕駛後的接駁服務等等,都會在交車的時候說明。
保險以及其他追加方案可以視自己的情況決定要不要加,個人的建議是全部加好加滿。
要加購ETC嗎?
另外一個是ETC卡的租賃,前面提到說日本的高速公路是要收過路費的,那當然也有跟台灣一樣的自動收費ETC,可以跟租車公司租這張卡來記錄過路費總額,交車的時候跟租車公司結算結清。
如果網站上顯示沒有ETC卡可以租,可以先寫信去問有沒有提供,現場如果數量有限屆時就不能再加購囉。
高速公路的匝道會區分現金使用的一般道跟ETC專用道;當然也可以選擇不租,經過收費站的時候再用現金繳交就可以。
日本依然很多地方的收費站都有人工收費,用現金繳交的話也要在上高速公路的時候抽取紙本券。注意有些路段使用ETC跟現金費會有金額上的差異,現金還是會稍貴。可以看下圖的例子。
如果想要省去麻煩,非常建議租ETC卡,費用不會太高但絕對方便划算。


日本自駕交車須知
檢查證件之後,就可以開始交車的環節。
如同在台灣租車一樣,也建議大家可以拍一下車身外觀或是錄影,通常工作人員會帶你環繞車子一圈,如果本來就有刮傷的地方會特別指出來,我也是有遇過完全沒有檢查車況的。
最後,日本還車的時候需要加滿油,租車的店員會跟你說最近的加油站位置或是其他還車需要注意的事情,有些會要你還車的時候提供最後一次加滿油(満タンク)的收據等等。
交車錄影拍照,還車記得最後一次的加滿油收據
日本右駕開車口訣
首先大家最擔心就是不熟悉右駕的方向,那提供大家幾個記憶小方法就是:記得中間的線永遠都在你右邊
轉彎的時候,請切記左小右大,就是左轉是轉小圈,右轉是轉大圈,跟台灣都是相反的!每次轉彎都請默念這個口訣。
另外,雨刷跟方向燈的位置也是相反的,轉彎的時候不要啟動雨刷了喔!
日本不同的道路規劃
日本能有現在這樣安全的道路環境很大一部分歸功於良好的標線設計跟道路設計,比方說就算是鄉下地方也還是廣設時差式燈號跟左右轉專用道。
日本市區或是高速公路的車道都比台灣要狹窄很多,目的就是要讓限縮駕駛視野來不自覺放慢速度,增加行車安全。
如果地上看到白色菱形的標誌就表示前方有行人穿越道,雖然台灣才剛嚴格推行禮讓行人,在日本一定要做到,基本上也沒有人會因為你禮讓行人停下來按喇叭催你。
日本的車前座是不能貼隔熱紙的,駕駛的一舉一動大家都看得到,也可以讓別的車知道你現在的動態,到底有沒有看路之類的。
此外,日本也非常少臨停,一方面也是因為車道很窄一臨停就會大塞車。可以路邊臨停的路段也都會有標誌顯示可供停車的時段,要好好留心。
日本的山路通常沒有路燈,路上的反光石也不像台灣一定會有,晚上開車一定要再三留意。
日本停車場須知
就算是市區也會有非常小的停車場,甚至有只有一格停車格的停車場,很多超市、餐廳或是超商都有自己的停車場,所以路邊停車格非常罕見。
有趣的是日本人停車的時候也都會把車頭先向外,也算是一種不成文的停車禮儀。
可以下載駐車場的應用程式來搜尋停車場。停車場的價差有時會天差地遠,記得好好貨比三家一下,才不會吃悶虧,另外也要看清楚每個停車場的收費標準,有些有收費最大上限,有些則是有夜間費率或是假日費率。
基本上越靠近市中心的停車場會越貴,且也不是每家旅館都會附設停車場,很多都是合作的立體停車場,也是額外要收費,務必事先問清楚,要不然光停車費加總起來也會是不小的開銷。
月極停車場則表示是月費制的停車場,不要停錯了!

日本行駛高速公路須知事項
- 超車道保持淨空
- 閃雙黃燈來表達感謝
- 多數隧道可以變換車道
- 機車可以上高速公路
日本的高速公路,或叫做自動車道,通常只有兩道,也有非常多路段只有一道。
兩道的路段內側通常是超車道,一般日本駕駛超完車之後就會自動回到原本的外側車道保持超車道的淨空。
另外,行駛途中如果有禮讓其他車輛,有些日本人也會閃雙黃燈來表示感謝或是直接比手勢致意,畢竟沒有隔熱紙都看得到。
日本的隧道通常也都是可以變換車道的,但還是請注意標線。125cc以上的機車也都是可以上高速公路的。

日本自駕導航小撇步
如果用Google地圖導航的話可能會有資訊比較不齊全的時候,比較建議用車上內建的導航系統而且用目的地電話號碼比較準確。
或是可以事先查詢用mapcode來導航,可以用mapion來找到地點的位置減少迷路的機會。
請用電話番號或是mapcode定位
個人推薦的日本自駕景點
我們曾多次在北海道、九州和沖繩自駕,這些地區通常幅員遼闊,移動距離較長,例如阿蘇山、古宇利島等自然景觀,只有開車才能靈活安排行程。此外,我們通常也會安排爬山健行的行程,交通易達性上沒有那麼方便,自駕就會是唯一選擇。
以下是我們最推薦在日本公路旅行的地點:
- 北海道道央道:札幌到旭川開在平原上的高速公路,如果剛好是太陽西下的時候,整條路會被染成金黃色,非常漂亮。
- 熊本阿蘇大觀峰:冬天季節去的時候,有別於夏季盎然的綠色,會換上台灣看不到的棕褐阿蘇色系。
- 島原半島縣道251:長崎市區出發往雲仙,夏天可以沿著超級藍色的海灣搭配遠方高聳的雲仙山景致。
- 橫濱E1公路:一路上會見到若隱若現的富士山頭,一定要趁著白頭的時候去,拐了一個彎就會看到全見富士山!
- 富士山五湖巡禮:如果都選擇到富士山自駕,一定要環著富士山一圈走遍富士山五湖,也別錯過壹仟元日幣上拍攝富士山的本栖湖!

在日本發生車禍的親身經驗突發!
那當然大家都不希望在駕車的過程中發生什麼意外,但總是得做好最壞的打算,萬一真的在日本自駕發生車禍的話怎麼辦?
那我自己就有這個經驗過,而且還是在深山裡面。
當時是差不多下午,我們剛好結束阿蘇山的景點要準備前往湯布院。原本從一條小徑要彎到主要的山路,我們以為那是一條單行道,加上轉彎處有一個告示牌遮住了右邊的視線,一彎過去的時候,剛好有一台來車,就撞上了。
必須老實說,當下真的是腦筋空白,我還在剛剛那個撞擊震動的餘韻裡,我的朋友就是駕駛馬上脫口而出:完蛋了。那個一瞬間我們就坐在車裡和來車的日本夫婦四目相接,他們的眼神簡直是難以置信居然會撞上。
只能跟大家說事情發生的當下,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冷靜。
我接著下車先拍下現場(圖在下方),因為後方還有車,我們就把車移動到單一車道上,至少先恢復單向通行。幸運的是我們的車速都非常慢,雖然照片看起來很慘烈,但無人受傷,不過兩台車都是無法再繼續駕駛的狀態。
對方知道我們是外國人之後馬上就報了警,朋友用有限的日文跟他們交談,也用漫遊撥打緊急道路救援電話,並提供對方租車公司和保險公司的資料。
警察不久之後就到了現場,先詢問我們是否受傷,便開始處理現場,釐清事發當下,也用翻譯機問了我們一些問題。警察也馬上派兩個人指揮交通,不讓這個山路交通打結。期間警察向我們要了護照跟當初交車租車公司給的契約書(売上票)填寫資料,一方面也回答緊急道路救援電話上的問題,好險這個是有中文專員來幫忙處理。
對方很快就連絡上了拖吊服務就先行離開現場了,租車公司後來也有派出拖吊車;但因為我們沒有加買接駁服務保險的關係,又位於深山當中,只能請警察幫忙叫計程車先到阿蘇車站,再轉車到熊本的營業所處理後續事宜。
整個過程所有人都相當冷靜,我覺得日本警察處理這種車禍意外非常有效率而且順暢,態度也都非常專業。一路上我們都非常緊張,因為車況看起來真的蠻糟的,很害怕會要賠上一大筆錢,而且這樣勢必也無法繼續剩下的行程,我們就先連絡接下來的住宿處取消預約,所幸都能免費取消。
好不容易到了位於熊本的營業所,跟人員結算了這幾天的過路費還有異地還車的額外費用(因為原本是要在福岡還車)。
最緊張的時刻來了,我們進一步詢問有沒有要自費的部分,結果因為有買NOC的緣故,這起車禍衍生的花費保險公司會全額支付,聽到當下真的是鬆了一大口氣,走出營業所的時候還難以置信。

總結,在日本發生車禍該怎麼辦?
- 絕對不要慌張
- 一定要報警,警察那邊有紀錄保險才跑得下去
- 要可以打電話的手機服務
- 租車公司給的資料跟重要文件要準備好
報警和聯絡租車公司就一定要有可打電話的SIM卡(即使是漫遊都好),有些網路文章可能會說請路人或對方駕駛幫忙打即可。
但根據這次的經驗,因為電話中有很多資料及事故細節需要核對,與租車公司的總通話時間大約花了近1個小時左右,且對方也需要聯絡自己的保險公司等等,請務必確認自己的電信方案是否具備通話功能。
租車公司給的資料上面一定會有發生車禍要怎麼辦的指示,後續報警聯絡都會用到。當然,護照、駕照證明等等也都要備好。
最後就是大家千萬一定要保險,經過這次意外之後是完全建議大家可以直接保到最高級,連接駁都有那種,像是我們那趟到阿蘇火車站的計程車就大概花了6000日幣。
對於日本自駕旅遊的看法和建議
在日本自駕的確能帶來一些非常嶄新的旅遊體驗,有些地方像是沖繩大概就真的只能用自駕來體會那個地方的美。當然,這絕對取決於你想去的景點跟是否有膽量在日本開車。
在日本開車的感覺非常舒服,能夠脫離台灣的素質低落的駕駛環境當然很好,但也要做好在陌生地方駕車的心理準備和調適,遇到預想不到的事情發生時更要做好對應措施。